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中的一种。早搏按产生的部位不同而分为房性早搏、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等,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,既可由疾病因素引起,也可由生理因素引起。
一般来说,病理性早搏是有心脏病史的,早搏的次数较频繁,且在活动时增多,休息时减少。由于早搏频发时影响心脏供血,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、晕厥、胸闷、血压降低等症状。病理性早搏的治疗把重点放在原发病而不仅仅是针对早搏。如果是病变性心肌炎,患者应好好休息,并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;倘若是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,由于预后良好,即使出现多次早搏也不必着急,一般不需用抗心律失常药物,因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会抑制心肌收缩,一旦使用不当反而会影响心脏功能;如因患感冒或过度劳累而出现早搏,则应以休息为主。
健康人也会出现早搏,这种早搏称为“功能性早搏”,功能性早搏,可由精神紧张,情绪激动,疲劳,消化不良,过度吸烟饮酒及饮浓茶等引起。功能性早搏往往无自觉症状,多在体检时才被发现,如早搏的次数较多,人较敏感,可感到心慌、胸闷,但不影响心脏供血。功能性早搏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:早搏在休息时较多,活动时反而减少。这一点跟病理性早搏恰恰相反。功能性早搏不需要药物,只要去除诱因便可以自愈。
|